top of page
作家相片Pastor Boaz Yang 楊文皓牧師

6月9日 列王紀上1-2章「和平源於公義」



「每日靈修」

耶和華果然為我們行了大事,我們就歡喜。(詩126:3)

有一些基督徒常是愁眉不展、唉聲嘆氣地往每一件事情的黑暗方面看,常想到自己所經過的路而不想到神所為他們成就的。若問他們的靈性生活如何,他們必說出他們內心的不斷鬥爭、他們的苦痛、他們的憂患和他們心中的罪,很少提到神所給他們的憐憫和幫助。


但一個基督徒如果靈命健全的話,就必歡然向前,並且說:「我要提說,不是我自己,乃是神的尊榮。他曾把我從可怕的無底坑、從泥淖中救上來,使我的腳站立在磐石之上,穩步行走;他把新歌放在我口中,叫我能贊美神。耶和華為我行了大事,因此我歡喜。」這是神的兒女所當有的一種深奧的經驗。我們受苦,這是真的;但我們已被救出來了,這也是真的。我們有敗壞,我們為此難過,這是真的;但我們有使我們勝過這些敗壞,並救我們脫離它的權勢的全能救主。


往後看我們不能否認我們曾在憂郁潭中,並在居謙谷中匐匍前行,但是我們也不當忘記我們已經平安地、順利地經過了它們。感謝那幫助我們的全能者和司令,他沒有把我們撇下,而把我們帶到「豐富之地」。我們的困難越深,我們感謝神的聲音也越大。他曾領我們經過了一切,並保守我們直到現在。我們的憂傷不能損害我們贊美的歌聲,我們把它當作我們生命之歌的低音部:「耶和華果然為我們行了大事,我們就歡喜。」


「行過大事的神啊,誰能像你?你是叫我們多經歷重大急難的,必使我們復活。……」


——司步真《清晨甘露》


 

「每日讀經」列王記上1-2章



「和平源於公義」

(文 | Boaz Yang)


《列王紀》記述了古代以色列王國時期的歷史,從大衛王的晚年一直到王國覆滅;而掃羅王和大衛王的大部分事跡則記載於《撒母耳記》。雖然《列王紀》本身沒有聲明作者是誰,但猶太傳統一直認為這卷書是耶利米所寫的。《列王紀》的寫作目的是為了幫助讀者,按照《申命記》所勾畫的神學視野來認識以色列後來的王國時期,使他們能夠堅定地相信那位掌管自然和歷史的獨一上帝,激勵他們在所處的時代中勇敢前行。上帝興起以色列的目的,是要藉著百姓忠誠守約,將祝福帶給萬邦。然而正如《列王紀》所記載的那樣,以色列的歷史最終充滿了悲劇,王國分裂,北國反叛大衛家;南國和北國各有許多君王沒能敬虔地生活和明智地治國;北國和南國先後被擄。然而上帝的心意不會落空:《列王紀下》以上帝恩待大衛的後裔作為結束,從而使大衛家有望延續,最後迎來那終極的大衛的子孫,那位應許中的彌賽亞,就是耶穌基督,並指向將來以色列的再次復興,完成她對世界的使命。


《列王紀上》1-2章首先是對於大衛臨終階段所羅門繼續他作王的介紹。在這兩章聖經中包含著多重故事,簡單來說可以分為四個部分,首先是亞多尼雅的叛變;其次是所羅門正式登基作王;第三是大衛對所羅門的遺訓;最後是所羅門履行大衛的遺訓,對王朝內部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清理和整頓。首先我們讀到的事亞多尼雅的叛變。亞多尼雅是大衛還活著的兒子中最年長的,那時他大約35歲,正是年輕氣盛,並且想要幹出一番大事業的階段。大衛的長子是暗嫩,被押沙龍所殺。大衛的二兒子是但以利,很可能在小時候就夭折了,因為沒有更多關於他的記載。他的三兒子是押沙龍,被約押所殺。因此作為大衛如今還活著的“長子”,亞多尼雅認為他配得王位。為了獲得王位,亞多尼雅可謂費盡心思,也犯了許多錯誤。首先,他完全不懂得等候事情的發生,而是希望用自己的方式來搶得王位。從亞多尼雅一系列的行為中我們可以看見,他對於王權的理解完全與上帝無關,而與人的一些行動有關。在他的心目中,權柄不是上帝賜予的,以色列國的最高君主也不是上帝,而是他的父親大衛。正是這樣的認知塑造了亞多尼雅“武裝奪取政權”的理論,並且付諸實施。不僅如此,亞多尼雅篡位的方式竟然和押沙龍幾乎一致,他仿效押沙龍為自己預備車輛,馬兵,並且也派了五十個人在他前頭奔走。這位在父親的遮蓋下嬌生慣養的英俊青年,如今即將重走他兄長的老路。更加嚴重的是,大衛的元帥約押和祭司亞比亞他也都順從他,幫助他。約押這位英勇的武將,在大衛執政期間就已經有多次違背王命的越界行為。如今,他見風使舵,以為亞多尼雅就是新王,於是翻臉跟隨他,約押的面目就徹底暴露了出來。原來他對於權柄和利益的認識和亞多尼雅差不多,都是將它們和人的力量掛鉤,而不是与上帝的大能相連。當他看見大衛年紀老邁,即將過世之時,就立刻明智的改變了陣營。


經文接下來轉向了所羅門一方。在亞多尼雅自立為王之後,拿單敏銳地察覺到這場反叛所帶來的潛在威脅,因此他火速指引拔示巴面見大衛,促成王位交接的進行。祭司撒督,先知拿單,以及後來成為元帥的比拿雅,都在這件事上全力支持,幫助大衛膏立所羅門為新的國王。大衛一方的火速行動使亞多尼雅感到震驚,他深知這樣一來自己的生命就岌岌可危了,於是衝到祭壇前抓住祭壇的角。他相信祭壇是聖地,可以保護他免於所羅門的報復。所羅門當上國王後並沒有對亞多尼雅展開報復,而只是輕描淡寫的說了句:你回家去吧。可以看出,剛當上國王的所羅門繼承了他父親的謹慎和對上帝的敬畏,在沒有得到絕對的授權以前,他不願意輕易流人的血將人殺死。


接下來第2章上半部分,大衛給所羅門的遺訓成為了所羅門做王之後所收到的第一份行動指南。在大衛的遺言中,他首先強調了大衛之約對於他和整個家族,乃至整個以色列國的重要地位。第4節,大衛說,耶和華必成就向我所應許的話說:你的子孫若謹慎自己的行為,盡心盡意,誠誠實實地行在我面前,就不斷人坐以色列的國位。大衛在這裡表現出他對於上帝應許的絕對相信和忠心,這也成為他一生蒙上帝祝福並立約的寫照。接下來,大衛祝福所羅門,需要在必要的時候除掉約押和示每,並恩待巴西萊的眾子。第2章的後半部分記載了所羅門如何按照大衛的遺言處死了約押和示每,不僅如此,亞多尼雅也因為索要亞比煞而自尋死路。


歷代志上22章說,耶和華向大衛預言說:所羅門將會是一個“太平的人”。但是在所羅門展開統治的起點就出現了三個死刑命令。所羅門執行這些死刑一個是為了他的父親,一個是為了流無辜人血的罪能夠歸於那犯罪的人而不玷污全地,最後一個則是為了南北國的合一,因為示每是一個王國分裂的潛在威脅。這些死刑與之後的太平之間存在重要關係,使我們看見真正的和平必須根植於公義,而不是個人的喜好、情感、或得失。大衛並沒有處死亞多尼雅,約押和示每,因為大衛知道他自己的手上也沾滿了鮮血。大衛在烏利亞的死上負有完全的責任,他也是有罪的。


《雅各書》3章17節說,惟獨從上頭來的智慧,先是清潔,後是和平。這句話在這裡顯得特別貼切,和平之前先有清潔。在我們各人蒙恩得救,進入到那屬靈的和平之前也是一樣,有主耶穌先為了潔淨我們的罪而捨棄生命。基督的捨命成為了我們進入平安的基礎和前提。和平源於公義,正是我們得救的寫照。


 

「反思與禱告」


  1. 亞多尼雅代表了一種什麼樣類型的人?他的急躁和爭權是否也體現在我們今日的生命中?

  2. 罪給大衛家帶來怎樣的分裂?罪給教會這個神的家又帶來了怎樣的傷害和衝擊?

  3. 為什麼大衛的哪個兒子最終繼承王位對我們關係重大?特別思考一下,王位繼承與大衛之約之間的關係。


親愛的天父,感謝你賜下你的獨生兒子主耶穌基督成為我的救贖,他為我被掛在十字架上,流出寶血,捨棄生命,為了是要潔淨我的罪,使我可以藉著祂而進入到那屬靈的和平中,與你和好,重新回到你的面前。主啊,感謝你如此奇妙的救恩,按照你的公義和聖潔來拯救我們,而不是按照你的怒氣審判並滅絕我們。天父,懇求你繼續施恩在我的生命中,使我在耶穌基督為我成就的新約中不斷跟隨你,遵行你的話語,直到將來在天家中與你相會。如此禱告是奉我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69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entarios


bottom of page